夏初,关帝庙,风和日丽。 昨晚,细雨,洋洋洒洒。清晨,雨后初晴的院落,干净,略有湿意。花瓣洒落在方长的磨刀石上,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。花香穿过屋檐下的水滴,扑面而来,沁人心脾,顿时,惊喜止步,回头。 小小的花园中,已是争相斗艳了。浅黄色的花朵,花瓣散开几片,中间的花蕾正向外张开,水滴在瓣间滚动,蔷薇的花片铺满了丛中的间隙,几朵白色的五瓣小花,夹杂在绿枝间,格外的显眼,一枝深红色的月季花探出围栏,正放肆的盛开,不然怎能俏得过旁边的结香花。 时回冬末,古城的干枝枯叶一片寂静,紫叶桃还呆呆的伫立在大夫第的后门外。蕴含已久的结香花蕾,终于不再沉默,偶遇寒风,仍然花团锦簇,浓香飘溢,圆鼓鼓的花朵,三两枝凑在一起,远远地看,恰如一个偌大的棉花糖,引来成群大大小小的蜂。游客来匆匆、去匆匆,漫步赏花者,唯有城中人。 站在院中央,南望戏楼。北仰春秋,我心平静,一柱焚香正自燃,缕缕青烟绕着香炉,旋转,旋转,徐徐的飘向了春秋楼的西北角上。一切的沧桑与浮华,深深地渗透进殿前的这幅楹联: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,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。夫子生于乱世,著《春秋》;夫子生于乱世,读《春秋》。七国之殇,三国之战,止于仁?止于义?止于民。 回首望去,在川观水,云游列国,施讲仁学;回首望去,挂印封侯,单刀赴会,直视中原。无怪乎,日读孔子遗书,唯爱春秋一部。 不觉中,游人已坐在银杏树下,三棵同根,粗直的枝干上,嫩叶还不太茂密。旁边又长出一棵小银杏树,叶子却颇大。回味历史,感悟今生。夜读春秋,一点烛光灿古今。历沧海,尽横流,再细品古城,安静、纯粹。 此刻,我正想,翠屏学馆中的芍药花是否已开——我已许久没有去过了。 |